石家庄发布的《2015年削减煤炭工作计划》明确,今年石家庄市煤炭消费要比2014年减少270万吨。
据了解,目前该规划已委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着手编制。该《规划》是我国首个区域空气质量达标规划。
为何要编制中长期规划?此前大气十条已明确提出,到2017年,京津冀区域细颗粒物(PM2.5)浓度下降25%,其中北京市细颗粒物年均浓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今年3月,市长王安顺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5经济峰会上透露,京津冀将加快推动形成生态的共同体,下一步将联合制定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中长期规划,共同构建区域生态安全的体系。备受关注的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治理路线图即《区域大气污染防治中长期规划》正式启动。将区域内生态功能区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实施严格保护。据了解,《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即将发布,市环保局协调处处长李立新表示,将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保规划》为指导,编制《区域大气污染防治中长期规划》。
2017年往后如何治理?京津冀整个区域需要中长期规划作为指导。另外,今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投入的资金将达到59亿元。有意见认为,既然安倍政府将灾后重建作为首要课题,可选择仙台、神户两市,还有人认为为实现无核武世界,应该在广岛市举办。
长期以来有关方面一直接到海鸟和海洋生物被鱼线缠绕的报告,而近年来研究人员忧虑加剧的是可被阳光紫外线和海浪冲碎、直径在5厘米以下的微型塑料垃圾所造成的问题。除尽可能减少塑料垃圾的排放外,会议还将就拨款开展回收的必要性进行讨论。日媒指出,本届G7会议东道国德国在此前的筹备会议上主张在共同声明中提及塑料垃圾问题。据悉选定工作已临近尾声。
公布的时间和方法也在商榷中。在所有的8处候选地中,日本警察厅从警卫角度考虑更倾向于三重县志摩市或长野县轻井泽町,已通过外务省向首相官邸提出该建议。
目前,全球塑料生产量逐年递增,因乱扔垃圾和垃圾管理不善,据估算每年全球有480万至1270万吨塑料垃圾排入海洋而直到最近,关于中国减少煤矿使用的预期还是遥不可及。这个阶段指的是将固态煤变作合成气的过程,后者由氢、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组成。有数据预计显示,中国目前接近90%的煤矿工厂已经实施了基本的污染控制措施。
政府的支持,外加对于合成气衍生品持续上升的需求,自2005年起在神州大地掀起了一阵风潮,大国企纷纷激进扩张,兴建煤转气工厂。继续减少污染的计划需要中国采取更棘手的措施,比如碳排放收集,还有就是要大规模减少煤能源的使用。现实情况是,大部分煤工的碳收集工程都已经停滞或放弃。北京、上海和深圳的天空都是受煤雾影响最重的沿海大城市虽然还没有完全是蓝色,但是已经变得不那么灰了。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矿生产国和消费者,每年燃烧的煤数量大约是全世界其他地区的总和。他的公司使用一种称为胺的氨衍生物(ammonia derivatives)来减少煤工厂烟筒中的污染物,特别是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
我们的业务绝对在放缓和去年相比业务规模将减少一半。绿色和平组织的报告显示,从2013到2014年,中国许多主要城市的污染等级都在下降,2015年第一季度下降幅度更是接近三分之一。
五月份绿色和平发布的一项报告显示,2015年前四个月的煤消费和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8%。今年3月,市长王安顺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5经济峰会上透露,京津冀将加快推动形成生态的共同体,下一步将联合制定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中长期规划,共同构建区域生态安全的体系。他们最后的一线希望就是尽力营造一种不可逆转的气氛,让煤继续在发展中国家再烧50年,尤其是在中国。但这是建立在一个错误前提之下的。实际上,最近的五年计划文件显示,西部和北部的煤矿工业将会在下个十年迎来令人瞩目的扩张。除此之外,还有一大堆资金充裕的跨国研究机构和示范项目,也在试图减少煤转气的碳排放。
2005年威廉(William Latta)来到了中国,他此行的目的是为一家法国能源巨头物色收购目标。同样归功于广泛使用的洗刷器和其他已经在西方成为标准的防污染技术。
当时我就知道清洁能源市场会开始发展,他说,我相信能够针对中国的污染问题做些什么,并创办一家能够带来利润的公司。最终这些工厂中用来发电的锅炉将会加入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技术(IGCC,integrated gasification combined-cycle),这是一种气化、燃烧煤的最高效的方式。
对于环保人士来说,这是一种污染重、能量低的煤,他们认为应该留在土里,放弃开采使用。而威廉的公司和他的对手们在成功的同时,也成了受害者。
早先的工厂清洁程度不够高,生产的合成气几乎没有市场,主要原因是缺少管道覆盖网络。中国国家能源局表示,合成气的产量2020年将达到500亿立方米/年,这一数字是2014年的25倍。现在的问题是,二氧化碳怎么办?从煤到合成气2014年笔者探访了分布于和内蒙古交界附近的山西煤厂,在该地区,沿着长城遗址的山脊线下,有数百座污染严重的小型煤厂,仍旧在为煤燃烧工业供应能源,每年排放到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达到数百万吨。中央政府关闭东部和沿海地区煤厂的措施对这些内陆的小煤厂来说几乎没有影响。
这是一个声势浩大、情况紧急的任务。如果我们将2013年之前中国的煤污染清理措施看作第一阶段的话,那么现在我们正处于第二阶段:煤变成了合成天然气。
但是位于中国干旱的北部和西部省份的这些工厂当中,许多都将使用褐煤(lignite),这是一种低质的棕色煤,在中国和东南亚很常见。中国政府部门发布的数据显示,河北省PM2.5的等级下降了31%,北京城区也在这一范围内。
这个数据大概是达拉斯州每年死亡人口的总量,主要是因为煤污染。从环保角度来看,碳可以被收集并移除,尽管现在的合成气工厂普遍不会这么做。
华能煤电绿色IGCC煤厂位于天津,曾被认为是中国第一个大规模碳收集煤厂项目,于2009年7月初正式开工建设,最终完工日期一再拖延并于最近缩小了规模。医学杂志《柳叶刀》最先发布的一项研究表明,中国每年因为空气污染导致死亡的人口有120万。这家公司和与之类似的一批公司在本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里参与了一项对全球未来至关重要的工作:清理中国规模庞大且污染严重的煤厂。合成气可以用来燃烧发电,或者生产石油化工产品。
这项工程最具创新之处在于,收集二氧化碳是整个过程的副产品,基本上是没有成本的。投入数十亿美元发展昂贵的未来洁净煤厂,在未来的能源历史学家看来,可能是一种白白浪费钱(good money after bad)的做法。
而最终,中国想要继续控制污染,最可能的方式可能还是要减少煤的使用。同样,这里也存在一个更深层次的挑战:不受防污染科技影响的温室气体。
虽然这不是什么新技术二战中被切断了石油供应的纳粹曾经通过合成气用煤制作液体燃料,在吉普车和坦克中使用但现在已经被视为中国煤矿工业困扰之际迫切要采取的路线。煤工业一直希望描绘的图景是煤矿对于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美国某环保组织项目负责人布鲁斯(Bruce Nilles)说道,他们曾经这样分析美国,结果现在其他能源技术的进展迅速。